您所在的位置: 本站首页 >> 档案故事 >> 正文

档案故事

致敬|刘万禄同志与新版丝绸之路

时间:2024-09-12  作者:赵学敬 王忠华  浏览数:

刘万禄同志1928年生于辽宁省大连市,贫寒家庭出身,历史记载着他这样的经历:

1946年9月入党,同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。工作期间,曾受过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两次接见。第一次是在1956年7月,那时他在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学习,作为学员群体地受到了接见;第二次是在中央粮食干校工作期间的1957年6月28日,作为领队与毕业生一起受到了接见;1977年,他参加了全国粮油工作会议,又受到了华国锋、邓小平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。三次受到接见,三次收获了光荣。

他肩负重任,经历了党和人民为他设置的工作岗位:1960年~1966年任粮食学院党委委员、团委书记,其间的1963年任学院教务处副处长,参加过河南项城、新乡两次“四清”运动,“文革”冲击中“靠边站”了10年,1978年郑州粮院复校后,继任党委委员、教务处处长。工作中,他常常忙得废寝忘食,甚至有病也不下火线;生活上很少与妻子孩子们团聚,有家不知家情,唯有事业呕心沥血。1985年光荣离休,享受厅局级待遇。

刘万禄同志离休后并没有休息,连续7年参与教学楼管理工作。他不辞劳苦,兢兢业业,早晨5点多钟按时出现在教学楼里,楼上楼下查巡后才回家吃饭,不到7点又站在楼门口迎接学生们走进课堂,天天不误上岗,如同交岔路口的交警。哪位老师第几节上课,在哪个教室授课,他都了如指掌;晚上,学生自习完后,总要过目门窗都关上了才走;尽管教师动态占用教室授课,他同样精心安排,周到服务;在他的督察下,学生不敢在教室“过夜恋爱”,使得小偷有贼心没有了贼胆。由于他的示范和影响,激活了各系党总支书记、团总支书记的神经,刮起了“学习刘万禄”的校风。1997年7月,国内贸易部特授予他“老干部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,让他夕阳如火,霞飞满天!

他是郑州粮食学院唯一健在的第一届党委委员。沿着中央粮干校、北京粮专、郑州粮院、郑州工程学院、河南工业大学的历史发展轨迹,他一路走来,经历了全过程,见证了全过程。回首往事,他的经历就成了串着珍珠的一条红线。

粮院初创阶段,他刚过三十而立之年,就当上了第一任院团委书记和最年轻的党委委员,是林朗天院长创业的“左膀右臂”之一,贡献是很大的。

在困难的1960年,刘万禄同志被誉为吃苦在前、敢闯敢干的“少壮派”。重任在肩,必须对师生员工负责,对党委负责。党委经常开会,研究各类急需解决的问题,他不缺一次地参会,并把会议精神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。党委要求劳逸结合,他就忙于制定实施方案;党委要求搞好周末娱乐活动,不会跳舞的他总要去舞场管理。那时,他正值壮年,身材魁梧,饭量大,食不饱肚更是常见,营养不良造成的浮肿病也少不了他。然而,他总能与大家同甘共苦,不叫苦,无怨言,风风火火,像条硬汉子。有人称他是“老黄牛”,干什么工作都有“牛劲儿”,不怕苦和累;有人称他是“螺丝钉”,拧在哪里都行,党叫干啥就干啥;只要学院有什么重大任务,他总是出阵挂帅,阵阵有他,被别人戏称为“穆桂英”。不管他有多少称谓,作者想来想去,还是称他“实干家”为好吧。

说起刘万禄同志走过的路,尽管也是曲曲折折,总的看来还是一路春风。其中,有一段经历和学校的生存发展紧紧相连,即在郑州粮院停办期间,他领队了学生们的“新疆之行”,践行了郑州粮院的“新版丝绸之路”,也给他的人生增添了磨灭不去的精彩。

1961年还没放暑假,河南省委下达了“粮院停办一年”的决定,学院落实中让1960级的学生远赴新疆度荒。党委会上,刘万禄同志主动请缨,“领兵”西行。学生有180多名,教工30来名,共计200余人的转移大队。他知道,自己的任务很重,责任很大,面临着“张骞通西域”、行路难的考验。9月的一天,秋高气爽,艳阳送行着这一知识分子队伍上路。为了照顾学生,随行的干部和教工不准享受卧铺,要与学生同乘硬座出发。当年的火车只达兰州,在这里换乘才能挺进新疆,看来路漫漫兮而求索啊!

兰州中转,丝绸之路在火车轮下伸向远方。虽不见远古的驼队,却仿佛听到了当年的驼铃声。前面就是一望无垠的800里旱海,乱石覆盖着广袤的大地,寸草不生。坐在车上看着外边,脑海里浮想联翩:古代的阿拉伯人腿功真行,起步于波斯湾,东行中国,翻越崇山峻岭,穿过千里无人区,抵达汉唐的西安,何等的不易;汉代张骞通西域,穷山恶水多屏障,迂回辗转,又是何等的冒险,“葡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,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”;那断断续续的长城遗址上,残垣断壁的烽火台依稀可见;火车与城镇边缘擦肩而过,1958年大炼钢铁留下的座座土高炉,已不再冒烟,让人联想到浮夸风和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严重后果,竟然闹得河南这个农业大省养不起几百人的粮院师生,让他们辍学、重蹈了丝绸之路,多么的无奈、心酸和悲壮!

嘉峪关已到眼前,师生们向窗外凝视,长城尽头雄伟的关楼饱了眼福,扫去了旅途困顿。听说下站就是玉门,大家不约而同想起了古诗绝句,“羌笛何须祭杨柳,春风不度玉门关”,更想看看今朝油田的壮观场面。可惜,站点既不在古玉门关,也不在玉门市,与采油的“磕头机”自然失之交臂,空喜一场。

火车驶入新疆地界,人烟稀少,空旷辽阔,真是不到新疆不知中国有多大啊。咣咣当当的车轮声和那荒凉的景色似是催眠曲,大家疲劳了,昏昏欲睡。刘万禄同志警惕着,生怕有情况出现,没敢合眼。他摸摸上衣口袋,备用的常用药品还在,就和团委副书记崔景荣组织学生唱歌,演些小节目。大家被歌声唤醒,兴奋了,期待着目的地就在不远的前方。整整五天五夜啊,眼看乌鲁木齐就要到了,谁知铁路只修到了盐湖,距乌市尚有70公里,逼出了下一步的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。一路风尘,一路跋涉,还有刘万禄的一路担心,总算安全走到终点站了。

在乌市,受到新疆粮食厅的热情欢迎,安排在自治区粮干校食宿。经过短暂休整,师生就要分散了。干部和教师留在乌市的粮食部门协助工作,学生继续向新疆基层粮食部门分散。除阿勒泰地区外,学生分成三三两两、甚至一人向下落实,如同点燃了“星星之火”。刘万禄同志交代他们:一要服从领导,干好工作;二要向本地干部虚心学习,增加才干;三要搞好民族团结,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。并说:“希望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,一年后交份满意的答卷。”

新疆太大了,南疆到北疆数千公里,交通又十分不便。带着领导的嘱托,家里人的思念,同学们奔赴天山和大漠南北。有幸的是,去的地方虽然偏远,但都能吃饱肚子,那里不像郑州每月2两肉的供应,而是以公斤计算了。

刘万禄同志向同学们承诺过:“好好干吧,我总有一天会去看你们的。”1961年12月初,他与崔景荣两人同行,在新疆粮食厅一名干部的陪同下,远到南疆看望学生。一种牵挂恨不得扎上翅膀飞,然而当年没有长途客车,只能搭乘货车前往,行路实在难啊。三人坐在敞篷车的货物上,穿着老羊皮袄、毛靴、皮帽子,武装得像三位圣诞老人。这里是大陆性气候,夏天“早穿皮袄午穿纱,抱着火炉吃西瓜”;冬天来了,寒气刺骨,真有冻死人的威胁感。

离开乌市了,南指库尔勒市,再与塔里木盆地擦边西行,经过轮台、新和、阿克苏直至我国最西端的边陲城市喀什,然后途折东南,又相继经过疏勒、英吉沙、莎车、叶城、和田,最后到达策勒。路途上,他们三人挤成一团,晓行夜宿,吃尽了苦头。汽车抛锚经常发生,一困就是4~5个小时。这种行路难历时两个多月,访问了20个地点,见到了40余位学生。亲人相见,热泪盈眶,学生没有不拥抱他们的。当他看到学生经受住了考验,而且受到当地粮食部门好评的时候,刘、崔共赞:1960级的学生是好样的!

1962年3月,刘万禄同志奉命返回郑州,参加党委会议,贯彻、落实中央“八字”方针(调整、巩固、充实、提高)。趁着这次会议,自然对新疆之行作了汇报,领导们听了都很满意。会议上,党委作出决定:撤销机械系、经济系、师专班,集中办好加工系、油脂系和储藏系,为复学做着编制准备。1960级的学生已经去新疆半年了,“放假一年”的期限开始倒计时,他们一定在新疆翘首相望呢。

1962年6月,刘万禄同志重返新疆,接回“度荒之旅”。一个月的乌市集中,没有一个掉队,他们和学校一样,经过一年的“卧薪尝胆”之后,大队人马于7月回到郑州,迎接着新学期的开始。刘万禄同志谱写的“新版丝绸之路”,也同时圆满画上了句号。

我们说,丝绸之路是一种精神,这精神使得刘万禄同志青春常在,健康长寿!

上一条:致敬|南飞的领头雁 ——林朗天院长的二三事 下一条:致敬 | 陈炳福同志的传奇人生

关闭